酸洗是熱浸鋅的一個重要過程。如果處理不當,鍍鋅層的附著力會很低,甚至會脫落。干燥的下一步是熱浸鋅。溫度、浸泡時間和去除率應由經驗豐富的人員控制。
表面處理、鈍化和冷卻應在熱浸鋅后進行。修整時,可以通過振動去除多余的鋅涂層。鈍化的目的是提高耐大氣腐蝕性,減少生銹的發生。一般來說,它是用水冷卻的,但溫度不應太低,以避免工件開裂。
熱浸鋅工藝流程及相關說明
1、工藝流程
工件→ 脫脂→ 水洗→ 酸洗→ 水洗→ 浸泡助鍍液→ 干燥和預熱→ 熱鍍鋅→ 打掃→ 冷卻→ 鈍化→ 沖洗→ 干燥
2、技術流程說明
1、脫脂可以通過化學脫脂或水性金屬脫脂清洗劑去除,工件完全浸入水中停止。
2、酸洗:硫酸15%、硫脲0.1%、40~60℃或鹽酸20%、3~5g/l、20~40℃酸洗。添加緩蝕劑可以防止基體過度腐蝕,減少鐵基體的吸氫,并添加防霧劑以抑制酸霧逸出。脫脂和酸洗處理不當會導致涂層附著力差,鍍鋅層不能鍍鋅或脫落。
3、浸漬助焊劑,也稱溶劑,可以確保工件在浸漬前具有一定的活性,避免二次氧化,增強涂層與基材之間的連接。
4、干燥和預熱為了避免浸漬過程中溫度快速上升導致工件變形,去除殘留水分,避免鋅爆炸,導致液體鋅爆炸,預熱溫度一般為80℃~140℃。
5、應控制好熱浸鋅液的溫度、浸漬時間和工件從液中取出的速度。萃取速度一般為1.5m/min,溫度過低,鋅液流動性差,涂層厚且不均勻,易流動和掛起,外觀質量差;溫度高時,鋅液流動性好,鋅液容易從工件上分離,流掛和起皺的發生減少,附著力強,涂層薄,外觀好,生產效率高;但是,如果溫度過高,工件和鋅鍋的鐵損嚴重,會產生大量的鋅渣,影響鍍鋅層的質量。簡單的色差導致外觀難看和高鋅消耗。鋅層的厚度取決于鋅浴的溫度、浸泡時間、鋼材和鋅浴的成分。為了避免工件高溫變形,減少鋅渣引起的鐵損,廠家一般選擇450~470℃,0.5~1.5min。一些工廠對大型工件和鑄鐵件使用較高的溫度,但應避免鐵損峰值的溫度范圍。然而,我們建議添加一種具有除鐵和降低鋅溶液共晶溫度功能的合金,并將鍍鋅溫度降低到435-445℃。
6、清洗電鍍后,工件的清洗主要是去除表面殘留的鋅和鋅球,并用專用的熱浸鋅噴砂機完成。